如何再表达






像这样的年终总结我也不知道是最后第几篇。

动笔之前想了想去年这个时候我在做些什么。可能是在失眠,在暴饮暴食,在看周嘉宁,在逃避一切反感的抵触的东西。

那个时候赌气地说我对于即将到来的2016没有期待。一年是很短的时间,满怀期待好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因为是进入了二字打头的这十年,所以在意。


2016的最大意义,在于探索。




JUN|痛改前非的事

他和她和他。
有些东西真是易耗品啊,要激烈便不可能持久,并且总有限额。



NOV|糟糕的事

我们曾经最大的骄傲,就是认为世界虽大,但我们想要的,伸手拿来便可。

后来一次次目睹彼此受挫,那些“不得不”让我感到深陷泥沼。

可是在那个节点上,“中止”究竟是半途而废还是适可而止,好像谁都没法预料。

——我们一直在追求,从小到大,提倡放弃都在少数。除了感情,用不合适的借口与冷暴力的方式尽可能快地了结,其他的,绩点奖学金学生工作实习,大家都看着你。他们会说,你不能走不然我们怎么办,说再坚持一下吧,说没事我陪着你呐。

安慰在情绪上是很有意义的,这样的话语往往情感充沛,诚恳真挚,有时候隔着屏幕都能想象出对方坚定的眼神。可是经历了电话的时间大段的聊天,好像又没有什么用处。

总会找一些见识在我之上的又不会互相嫌弃的,一般情况找阿蝶,阿蝶有盲点的地方找前辈与长辈,总是会有办法的。

其实决定是不难的,只是选择都伴随着责任,放弃需要付出代价。看见好多人在第二选择和更迫切的事出现之前,都是想着,嗯现在这样也挺好的。

在风暴出现之前,没有凌晨三点突然惊醒的时候,当局者总是迷得不知道有多幸福。



JUL|阳光和雨水

在山上开车正巧进到了一片乌云下,雨水哗啦啦地倒下来。


更多的时候是阳光暴晒,晕头转向宛如一滩烂泥。看了大鱼海棠,默默关注了鱼粉鱼黑的互掐,很精彩。


梁导这个人啊,剧本写得不好,被喷情商低、高傲,去母校做讲座表面气氛祥和回来就被黑在了知乎上,可还是挺喜欢的。你看你怎么骂他都不会动摇他。




SEP|视角

先膜大刘,今年受影响最大的书是《三体》。作为一个门外汉还是很喜欢宇宙天文的。但以前不读科幻小说,直到今年通宵读完黑暗森林,看到仙林的曙光的那一刻,才觉得作者真是太厉害了。



DEC|文化、情怀还有其他

大海被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情怀。人们最初向往诗与远方,后来又开始反思,部分人紧随其后地讽刺它。

情怀一不小心就走偏了,但文化不是这样啊。南京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曾经的荣耀辉煌与血泪教训全都历历在目。今天参观总统府走上明城墙远眺报恩寺,这个城市依旧繁华,可想想79年前中华门内外尸骨累累又忍不住心痛。

文化需要历史和时间,某种程度上也需要保守,改变虽好但是有些老的东西就留不住了。最近和森森开玩笑的梗就在苏联改造北京。我说把个人的伟大愿景强加到不合适的对象上真是太好笑了,就好像壮志未酬的父亲一定要孩子进入航空航天领域一样。在初中的时候老师提及SCZ的校长把百年老校区推了重建还洋洋自得,可一代代的学生上来大家还是觉得现在的SCZ规划得很好,起码风景没的说。

时间足够的话,新的也会变成老的。



AGU|感性理性

大概是我纠结的终极问题了。但是没有解答。

有一种说法:人会因为足够理性而能够被预测,而现实往往是,多数人的不理性遵从一贯的庸俗套路而变得更加容易预测。



MAY|关于学促

在学促的这一年半,真正开始办活动的这半年,确实看到很多敏感点,中心内部外部都是。发现我们总是把合作想得太容易,各自的角色分工,文化冲突,利益分配明明都是很需要解决的问题。

好像还是很理想主义的。5月做决定前和爽聊我担忧的那些问题,她说我是真的想要办公开课。半年后理想被毁地也算差不多了,但是却一直记得龚老师说的学促中心的精神特质与对于公开课的定位。这些执念真是在鞭尸啊,再怎么失望和焦躁,也觉得是放弃不了的。

在招新的时候,只要看看各个社团的疯狂举止,就足以意识到,爱是多么狭隘的东西。后来堪称完美的活动,一次次熬夜的付出,争夺新生的时候的锋芒毕露,犯下的没有很好解决的失误。每一个社团负责人或学生干部都相似,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混乱也好,都是出于爱。

因为爱而产生的愚蠢,好像就比其他的更容易被忽视一些。



(一个多月前的初稿,现在看内容其实还可以接受,于是稍作修改放LFT)



2016是过渡的一年,未来的每一年想必都会有新奇感。

像那次坐在广场的长椅上看头顶上的飞机航线,周末课间塞着耳机听歌,像那些时刻想的:现在的日子是真的一往无前。





ALuluu
2017.1.23








评论
© 未沫 | Powered by LOFTER